学校要闻
【2017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一】我校大学生带领“小候鸟”感受一公里的感恩教育
首页 > 学校要闻

    一公里是温岭市第九中学到横峰鞋类产业园的距离,一公里也是平日里“小候鸟”与父母们两个世界相隔的距离。7月8日,我校守护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带领“候鸟班”的“小候鸟”们穿过这短短的一公里,将感恩教育从教室带入工厂车间。
    横峰街道位于浙江省温岭市,是远近闻名的鞋乡,大大小小的鞋类企业密布于此,外来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超80%。暑假期间更是有大量的外来农民工子女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小候鸟”涌入其中。外来农民工工作繁忙、加班频繁,他们平时少有时间陪伴子女,两代人之间的隔阂矛盾日益凸显。
    “爸爸妈妈每天一大早出门,晚上很迟才回来,白天就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面,留下四五块钱让我自个儿出去买点中饭就不管了。”程子晴父母的的做法在温岭横峰不是个案,对于外来农民工而言,一中午的努力就能让他们的子女吃上更好的一顿晚餐,就能够早日攒够寄给老家年迈父母的零花,因此他们更加珍惜时间。
    “老师,这房间里真的太热了,声音太吵了。我好难受,我们可不可以早点回去?”一入制鞋车间,一股机器运作产生的热浪便猝不及防地打在实践团成员和“小候鸟”们的身上,一时间令初来乍到者难以招架,连实践队员都感到汗流浃背,只好无奈地将“小候鸟”们快速带离热加工区。在这片区域里,数十名工人挥汗工作,在一台台大型加工设备旁穿梭来往,唯一的降温工具也仅有那几台积满灰尘的旧式风扇,呼哧呼哧地吹出着热风,看起来随时都会融化掉的样子。
    “老师,我们的爸爸妈妈不怕热吗?”不少“小候鸟”们如此问道。“热,肯定热。但是你们爸爸妈妈都不怕!他们爱你们,他们想多工作一分钟,你们就可以在空调里多待一分钟,他们想给你们更好的生活。”实践队员程胜男语气苦涩但又坚定的说道。
    在参观过程中,有位“小候鸟”从忙碌的生产流水线中一眼便认出了自己的妈妈,大喊着跑了过去。这位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立刻停下手中工作,心疼自己的孩子:“这里味道太重了,对身体不好,你快点跟老师离开”,一边说着一边左右翻着口袋,掏出身上的零钱往孩子手里塞去,“天气这么热,快买瓶冰水降降温。”
    不知是否是有感父母工作的辛苦,这位“小候鸟”竟做出了令大家感到诧异的举动,将零钱塞回妈妈的手中。也许这群孩子还不是很懂实践队员们说的道理与建议,也许不是很能体会父母的含辛茹苦,但是这次感恩教育也确确实实让他们明白父母养育他们的不易。
    在后半程的参观、学习过程中,“小候鸟”们竟保持了出奇的安静,他们不再频繁地抱怨着高温、抱怨着噪音,而是用眼去看、用手触摸、用心体会父母的工作环境,感受着父母工作的艰辛。
    在即将结束活动之时,“小候鸟”们甚至对企业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建议,“在房间里放上冰块”、“给工人带上隔音耳塞”等等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来,虽说这些建议在成人听来大多是可笑的、难以实现的,但在此刻,一颗爱与被爱之心已在“小候鸟”们的心中绽开。
    实践团成员李青容在参观制鞋工厂后不禁感叹道:“这次的实践活动不只是对‘小候鸟’们意义深远的一次感恩教育,让他们今后对忙碌的父母少些抱怨,多些体谅,更是对于我们实践团全体成员思想上的一次洗礼”。
    “春风化雨,润物细无声”,通过深入工厂车间的感恩教育,“小候鸟”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与父母的距离。从学校到车间,“小候鸟”也在学习成长。 

实践团成员陪同“小候鸟”们参观工厂
 
“小候鸟”们初入工厂车间,充满了好奇
 
 
实践团成员教“小候鸟”们打太极拳
实践团成员与“小候鸟”们一起制作手工艺品
校长信箱 X 关闭窗口

ncyxz@nbufe.edu.cn


致亲爱的来信者:

  学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鼓励。校长信箱是倾听师生心声、检视工作不足、增进彼此了解的重要渠道,欢迎您把对学校各项工作、制度的意见或建议,对个人工作、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我们,学校会尽力开展调查研究,虚心接受批评,采纳真知灼见,将您对学校的关注和爱意转化为改进各项工作的具体举措。

  祝您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收获成长,拥抱喜悦与幸福!